微雨夜行
【唐】白居易
漠漠秋云起,略微夜寒生。
但觉衣服湿,无点亦无声。
诗
歌
赏
析
秋日天外中浓云悄然弥漫,夜色渐深时寒意微微袭来。只嗅觉到衣衫冉冉被浸湿,却不见雨点亦不闻其声气。
此诗以极简白的言语勾画出秋夜微雨的特专门境。前两句通过叠词“漠漠”与“略微”,缜密摹写秋云弥漫的腌臜感和寒意渐生的经过,赋予静态的夜以动态的渗入力。后两句尤为精妙:诗东谈主以“衣服湿”的触觉替代视觉与听觉的平直描摹,表示微雨精粹至无形无声的田地,却让读者通晓感受到湿润的存在。
全诗未着一个“雨”字,却通过肌肤之感、环境之寒反向映衬出雨的隐微,体现了白居易“浅近中见深意”的艺术特质。这种对当然惬心的狠恶捕捉与超验抒发,既蕴含对万物隐微变化的禅意不雅照,亦折射出诗东谈主朴素而艰深的生命体验。
伸开剩余70%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代三大诗东谈主之一(与李白、杜甫并称)。祖籍太原,生于河南新郑。贞元进士,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医师。其诗歌见地“著作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世俗性与执行性,创始“新乐府引导”,对后世影响长远。
白居易的诗风夷易晓畅,老太婆能解,题材经常触及社会民生、当然哲理及个东谈主闲情。代表作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属长篇叙事诗巅峰,而《秦中吟》《新乐府》则聚焦社会讽谕。晚年诗风更趋恬澹旷达,多抒写陶然心思与当然预见。《微雨夜行》恰是其晚年作风缩影,以轻微场景折射六合之妙,体现了“言近指远”的好意思学追求。
画
作
欣
赏
作品称号:秋江雨渡
创作家:陈少梅
创作技巧:1941年
艺术时代:近当代
尺寸:131cm×67cm
作品描画了秋日雨中江边的渡口景致:远山腌臜,烟雨霏微,江面清明,一叶扁舟正载东谈主缓渡。画面构图疏密有致,近处树木姿态虬劲,笔法刚健利落,讹诈斧劈皴理解的岩石质感坚贞;而远山和雨雾则以较为轻柔的水墨渲染,营造出空蒙湿润的氛围。
整幅作品既保留了北宗山水的阵容与结构感,又融入了南宗文东谈主的文字情性,将秋雨的荒漠与渡口的孤苦理解得大书特书。画中东谈主物虽小但口头活泼,为画面增添了东谈主文气味。作品墨色档次丰富,干湿浓淡是非分明,展现了陈少梅对传统文字言语的深湛掌持和创造性弯曲,是其“北骨南风”艺术作风的典型代表。
陈少梅(1909—1954),名云彰,字少梅,号升湖,湖南衡山东谈主,近代中国画坛凸起的国画大家。他自幼随父习画,15岁加入金北楼主办的“中国画学方案会”,为会长金城(北楼)最小但最自恃的弟子,17岁成为“湖社画会”主干,22岁主办天津湖社分会,成为津门画坛首级。
陈少梅英年早逝,但艺术设置特等,其绘制初从“浙派”戴进、吴伟脱手,后上溯南宋马远、夏圭,并涉猎郭熙、李唐、刘松年等,同期融入倪云林、吴仲圭等元东谈主意趣,造成寓美丽于阳刚的特有画风。他的东谈主物、山水、花草无一不精,尤其在接受北宗山水的基础上融入了南宗的温润时髦,达成了北骨南风的完好聚拢,被公合计“唐以后无此画”,是近代理解北宗山水的代表东谈主物。
开首:弘雅书斋开yun体育网
发布于:北京市